今天早晨,我准备预习18课,翻开书本,只见18课的题目竟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不禁“扑哧”地笑了。为什么?因为这个故事在我上学之前早就被我翻看过好几遍,那真叫“百看不厌”啊!这故事正是《安徒生童话》的第一个故事。但是,小朋友的睡前故事,为何在六年级教材里出现呢?我搞不懂。可我还是像第一次看这个故事一样,读起了18课。
这片课文主要写在一个大年夜的晚上,卖火柴的小女孩由于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吓的不敢回家。她又冷又饿,只好擦燃火柴暖暖手。在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大火炉、烤鸭、圣诞树以及慈祥的奶奶等幻想,最后在幸福的幻想中冻死在墙角里。这个由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写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安徒生对穷苦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相比,我过的生活等于她想过的那种生活。我家虽不是很富有,但总不至于上街卖东西,也不至于穿我妈的鞋子,更不至于家里和街上一样冷,只有一个破房顶。总的来说,她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而我的生活却是光明的、快乐的。所以,我认为,我应该珍惜着美好的生活,要知道,这生活得来不易,是靠我的爸爸妈妈用血汗挣来的,不容易哦!他们可是既动了脑筋,又动了实力的。
看完了这片课文,我不再是看之前那样嬉皮笑脸了,而是郑重地合上书本。感谢上帝让我再看一遍。
冬·雪(雪之一) 浙江省绍兴市 绍兴少儿艺校六(1)班 金潇逸 冬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寒冷,是一个冷酷肃杀的季节,可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我是一个南方的孩子。
其实,南方也有下雪的时候,只是太小了,根本积不起来,太阳一露面便熔化了。南方的雪轻轻柔柔的,隐约得像烟雾,雪里还夹着雨星子,静静的空气中,还有些泥土的潮香。想伸出手接一片雪花,看看是什么样儿,可还没来得及仔细看,这调皮的雪便化成了小小的一滩水。
我们南方大多不下雪,这个冬天,最多草上覆着一层薄薄的霜。于是,我便幻想,遥远的北国是否也飘起一片片晶莹的雪花?是否也象毛泽东说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还是“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欲与天公试比高”?我想,在遥远的北方,定有清婉缠绵的鹅毛大雪飘落下来,轻轻拍打着人们的窗牍,定有许多与我仿佛年纪的孩童轻轻哼着一支关于“雪”的歌谣,或是在空旷的雪地上堆起一个个小雪人:黑纽扣是它的眼睛,小蕃茄是它的嘴巴,长萝卜便是它的鼻子。
可惜我只属于南方,这个美好的愿望便在心头悄然遁迹了。
让雪冲走我一天的疲惫吧,当睁开眼时,迎来的是一个灿烂的春天!